2018-05-14 15:41:32 京商老字号的奇闻轶事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象征。老字号之所以金贵,就在于一个“老”字。“老”就意味着内涵丰富,品质优良,传承久远,还意味着一个又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传奇。所以,每个老字号,都有自身传说和故事流传于民间。
“香飘百年”的王致和臭豆腐
清康熙八年(1669年)京城举行会试,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闻讯而至,会试后总会有不少人落榜,落榜者中仍有不少佼佼者,王致和就是其中之一。王致和决定暂时留在京城,找一份差事做着,等待下一次科举。
因为王致和忠厚老实,短短时间便和房东相处得十分投缘。房东是个小买卖人,平时经营一些蔬菜生意,便教王致和学习制作豆腐,做豆腐生意。迫于生计,王致和只好答应了,一边学做豆腐维持生活,一边忙中抽闲刻苦攻读。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到了盛夏季节,豆腐生意进入淡季。王致和做的豆腐一时卖不完,就从集市上买来一些坛子,把剩下来的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进坛子里暂且腌着。于是王致和开始歇伏停磨继续备战会试,渐渐地他忘记了坛子里腌制的几坛豆腐。
当王致和再打开坛子的时候,一股臭味扑鼻而来,豆腐全变成了青灰色,而且上面和坛子边缘都泛着长长的绿毛。尽管豆腐坏了,一贯勤俭的王致和大着胆子尝了一尝,忽然发现别具风味。接下来,王致和反复品尝了几次,发展自己身体并无异样,就将其分送给左邻右舍品尝,邻居们发现这豆腐入口竟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在舌尖缠绕。品尝者无不啧啧称奇,认为这是天下少有的美味。很快,王致和的臭豆腐一下子传播开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一时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奇谈。
由于误打误撞,王致和制作出了人间美味“臭豆腐”。北京的包容性让臭豆腐很快成为流行,王致和一时名声大噪,成了当时京城妇孺皆知的名人。王致和的豆腐生意日渐火爆,财源滚滚而来。
王致和作为第一个在京城卖臭豆腐的人,他的名字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给人专业、正宗的印象。臭豆腐历经300多年,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即便时至今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王致和臭豆腐仍作为一道小菜,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从“下水棚子”到“砂锅居”
自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满清王公贵族陆续入关进驻北京城。入关后的旗人,仍然保存着以前祭祀的风俗,可是,按照规矩祭祀的东四不允许出王府的门,主家便把剩余的猪肉赏给下人们吃。当时,清高宗乾隆第一子王府内的管家叫松七,每每祭祀后,把那些祭祀剩余的猪肉食品偷偷带出来给家人,还有一部分送给缸瓦市打更的好友刘三朋。
刘三朋在北京缸瓦市做更夫多年,松七给他的祭祀肉一时间也吃不完,于是他就地取材,在缸瓦市街的角落找一个小房子,弄个大锅,把松七给的猪肉煮一煮,或者放一些佐料,简单加工一下,便便宜卖掉。刘三朋起初没有想怎么在生意上发达,开店也没有取个名字,人们渐渐喊他的店是“下水棚子”。
时间久了,刘三朋的“下水棚子”有了名气,那些好奇的达官贵人也开始光顾,甚至宫里的太监也隔三差五到这里尝鲜。一天,皇宫里一个叫恩禧的满族名厨师,路过进到了刘三朋的店内,被这满屋的香气吸引了。刘三朋根据恩禧的做派和衣着,猜出了此人必是皇宫厨艺高手,于是通过松七的牵线结识了恩禧,成为了朋友。
在刘三朋的再三请求下,恩禧把正宗的白肉手艺悉数传给了刘三朋。刘三朋在恩禧的悉心指导下,掌握了满人的做法,又结合京城的一些制作技术,丰富了砂锅白肉的做法。在清乾隆六年(1741年)最终将店铺定名为“砂锅居”。
砂锅居名声大振,越传越远,一来二去的竟然传到了乾隆皇帝耳朵里。一天,乾隆帝兴致极高,想到了太监们传说的砂锅居“白肉一绝”,遂差人传砂锅居厨师进宫,乾隆帝膳后自觉余味未尽,兴之所至,提笔写下:“此乃珍馐,味之一绝。”从此,这块皇帝钦赐的牌匾,一直悬挂在砂锅居店内,成为招徕顾客的金字招牌。使之生意越来越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从“德聚全”到“全聚德”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今河北省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洪涝灾害,上百万灾民流离失所,不少灾民就近流落北京,希望能混口饭吃保全性命。在这批灾民当中,有一位特别聪明的小伙子,名叫杨全仁。他初到北京时先给人家做伙计,但他不甘心一辈子打杂,稍微积攒些钱后,就开始学着别人做点小买卖。
在北京前门肉类市场,杨全仁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灵活的脑瓜,以贩卖鸡鸭为生,很快立住了脚跟。此时,前门外一个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店,引起了他的注意,德聚全干果店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生意清淡,境遇越来越差,几乎到了关门谢客的地步。杨全仁认为这是自己收购德聚全的绝好机会,于是,他卖光了所存下来的鸡鸭禽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将德聚全店铺盘下。之后,杨全仁选择经营自己最为熟悉的鸡鸭等食品类的饭店生意。
开业前,杨全仁托人请来了北京城赫赫有名的风水先生来店查看风水,给出了建议说:“这店铺在之前一向不走运,是因为店名不顺,如果你把‘德聚全倒过来就是‘全聚德,恰巧你杨全仁的名字中有个‘全字,上应天意,下合人心。”杨全仁当即命人买来鞭炮,备上笔墨纸砚,请秀才题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阵阵喝彩声中,全聚德的生意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京城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杨全仁几乎寻遍了京城一流的厨子,希望找到其他烤鸭方式。有人告诉他,有位叫孙铁杆的师傅烤的鸭子特别好吃,本是御膳房烤乳猪的名厨因政局不稳离开了宫廷。杨全仁知道后便找到了孙铁杆,几番软磨硬泡,终于让孙铁杆看到了他的诚心,同意担当烤鸭大厨。于是,孙铁杆的“挂炉烤鸭”因其皮脆鲜香,令人回味悠长,得到了京城食客的喜爱。就这样,全聚德的生意日渐红火,整日宾客盈門,杨全仁成了名满京城的大老板。
六必居老匾“两摘两挂”写传奇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一时间北京这个古都变成了火场。5月20日,从大栅栏的来德记药房烧起了一把大火,大火一连烧了好多天,六必居自然在劫难逃。在那种环境下,大栅栏商业区所有店铺的东家、伙计纷纷离店,以伙计张夺标为首的几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将六必居的金字牌匾从火海中抢救下来,转藏到了临汾会馆。
大火熄灭后,六必居只剩下两间西房,掌柜将员工纷纷遣散,由19岁的张夺标和40多岁的霍凌云,以及霍凌云养的一条大黄狗留下看守。第二天,霍凌云从修缮的下脚料里找到了一些材料,重建店铺,挂出了“六必居”的金字牌匾。东家见状万分感激,并奖励了霍凌云文银1000两,霍凌云没有要,于是东家就将1000两文银作为霍凌云在六必居的干股记在账上。另一位护匾的张夺标,也因此提拔为仓库保管兼管磨坊事物。
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混战,社会十分动荡,六必居再次遭兵匪劫掠,张夺标再一次冒险守店,保护了园内的财务、账册。事后,张夺标因其忠诚守义,成为了六必居的大掌柜。
文化大革命期间,六必居牌匾又遭劫难,六必居牌匾再次被摘下,门店也更名为“红旗酱菜厂门市部”。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参观六必居,于是当时有关部门将六必居老匾取出,重镀二两黄金,将牌匾高高悬挂在六必居店堂之中,这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最早挂出的一块老匾。
戴月轩为中南海制笔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5岁的戴斌从老家浙江湖州来到了北京琉璃厂,在老乡的湖笔店里做伙计。他学习刻苦,喜欢钻研,脑袋活络,而且热情待人,除了专心制作毛笔,还对市场销售感兴趣。民国五年(1916年),能力逐渐增强的戴斌决定自立门户。恰巧东琉璃厂32号有一家店面出售,于是戴斌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盘下这个店面,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湖笔店。
戴斌字月轩,于是就用自己的名字做字号,“戴月轩”的店名由此而来。为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戴斌还进一步提高了湖筆质量,戴斌的家乡湖州乃毛笔之乡,生产的湖笔全国闻名,为保证湖笔质量,“戴月轩”的原料均从浙江湖州购进。戴月轩的毛笔做工精细,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为了打造品牌,戴斌在毛笔杆上刻下了“戴月轩”的名字,久而久之,人们只要一看到刻有“戴月轩”三个字的毛笔,就认定毛笔的质量确是上乘。
北平解放后,戴斌积极拥护政府的公私合营政策,将琉璃厂五大开间营业房交归国有,而他则以一个笔师的身份一如既往地以制作和销售湖笔为业。为了让人们了解毛笔制作的流程以及如何保证湖笔质量,戴斌在戴月轩店门口摆上案台,当着路人的面制作。戴斌的人品和笔庄名声很快传到了中南海。
当时,在京的中央领导均有用毛笔的习惯,一天,一位叫张子明的中南海专员带着介绍信驱车来到了戴月轩,一名叫郑存宗的伙计接待了他,张子明看着满柜台各式各样的毛笔,一是犯了难。郑存宗建议根据各位领导的写字习惯,来决定毛笔种类。后来,戴斌了解情况后讲解了各种毛笔的特点和用途,于是将包装好的“纯冬狼毫小楷”送给毛主席,派郑存宗送到新华门,然后又将“紫毫圆转如意”送给周总理,给邓小平送去了“鸡狼毫小楷”,这样用心的安排,令各位领导都特别满意。
从此,整个国务院办公厅的签字笔全部采购自戴月轩,因为往来文件都用毛笔签约,用笔量相当大,所以那个名叫张子明的中南海专员,每个月都要来一趟戴月轩采购毛笔。
内联升布鞋走上奥运颁奖台
2008年4月的一天,内联升董事长程来祥像往常一样打开桌子上报纸,一条关于奥运会颁奖志愿者的新闻进入他的眼帘,使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为了迎接奥运,众多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的颁奖礼仪志愿者开始了彩排,但是,为了赛事能充分展示中国姑娘的优雅端庄的美丽形象,她们一律换上了平时很少穿的高跟鞋进行集训。虽然这些鞋只有5厘米高,但是要坚持一整天都穿着它,可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几天下来,每个人的脚板都磨出了泡、流出了血,疼痛不堪。
程来祥看完报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奥运颁奖仪式是展现中国风采的绝佳机会,不但要与服饰相匹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且还要舒适,不矫揉造作。想到这里,程来祥的脑海中恍惚中出现了一个个身穿秀美旗袍。脚踩古典风韵布鞋的礼仪小姐们的倩影。于是,他立即开始安排人去联系奥组委,表达自己的愿望。
几经周折,奥组委很快派人员走进内联升企业认真考察,发现有“中国布鞋第一家”美誉的内联升,手工纳制的“千层底布鞋”柔软、透气、舒适、养脚,而且还轻便。但是问题来了,内联升的传统布鞋没有后跟,起不到增高的视觉效果,一时间成为考验内联升设计师的难题。
面对困难,内联升人迎难而上,勇于创新,通过半个月的集思广益,反复试验,一种内联升新款布鞋悄然问世。不同于传统布鞋,新款布鞋选用了颜色亮丽的真丝缎面,给人以雍容典雅、青春华贵的感觉。鞋跟分为分体跟、坡跟和平跟三种类型,鞋底设计为中空,使得每双鞋的重量不超过200克。
6月,颁奖鞋的最终设计方案确认下来,此时距离8月8日奥运会的开幕已不足两个月。要在短时间内生产近千双手工布鞋,在内联升是很少遇到的。为此,内联升职工们自觉延长了下班时间,每天都提前到岗。内联升抽调了几十名技术人员,专门为奥运颁奖鞋开设了一条时装布鞋生产线,根据不同服饰风格,精心制作出青花瓷、国槐绿、宝蓝、粉红及宝蓝室内软底5款缎面鞋。
而就在7月17日的前一天,内联升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第一批8箱300多双成品鞋送到礼仪小姐训练基地,才发现近40双鞋的尺寸不匹配。内联升负责人得知此事,便立刻重新召集员工全部回到特殊生产线,继续加班加点地生产。最终,在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一周的时候,内联升将最后50双鞋送到位于北京北四环的奥组委总部——奥运大厦。
作为百年老字号品牌,在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内联升的传统缎面颁奖鞋出现在奥运会302场和残奥会472场的颁奖仪式上,见证了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奥运礼仪小姐服装与内联升颁奖礼仪鞋的和谐搭配,更好地展示了东方神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