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2 15:38:16 浙商杂志
谢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70年来,浙江籍海外侨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敢于作为、砥砺奋进,热情支持中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浙商》杂志联手浙江省侨联共同推出“奋进的力量·70年·70侨”大型系列人物访谈报道,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今天推出主角是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的许田。
许田有着非常多耀眼的光环。
这位出生于浙江嘉兴的学者,在1982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后,1983年赴美攻读了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遗传学系副系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等。现在他的职务是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
近日,《浙商》记者在西湖大学采访了许田。话题是从“人类文明”这个主题切入的。前不久,许田去敦煌参观了莫高窟,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宝库带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和思考。“包容开放一直是中国的光荣传统,中国在历史上曾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今天的许田,也有着这样的夙愿,当惊世界殊,新时代下,他想以一己之力为祖国为家乡作出一番贡献。
梦想在中国
对大多数华侨华人来说,离开祖国后,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才会刻骨铭心。
许田的梦想在中国。2018年4月,许田从美国辞职,回到祖国怀抱,全职加盟西湖大学,担任西湖大学副校长一职。
他回国是想实现自己心中的两个目标:教育和创新。
“中国是经济大国,接下来经济要转型,再上一个台阶就需要教育支持,要为人类文明作新贡献,引领世界潮流,需要一流的教育。”许田告诉记者,“教育如果要强,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尝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在西湖大学,大家都喊他“许老师”,这也是在他不让喊“许教授”、让直呼名字无果后跟大家妥协的结果。这也是西湖大学的一个传统,不管职位多高,学术多牛,彼此不拘一格,以创新引领发展。
“我们可以摸索新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他指出,以前大学教育主要是传播知识,现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使获得知识变得非常容易,学校的功能正在慢慢改变,创新变得更加重要。“未来我们会把大学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他说。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论文发表数量第一的国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把钱变成纸”的过程,但突破和革命性的科技成果还不多,另外要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从纸再变成钱”,变成能够直接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品,还需要努力,“现在中国以举国之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许田谈道。
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
敦煌莫高窟1600多年前留下的壁画,是东西方文化以及各个民族交融后的成果,如今已是世界瑰宝。
许田说,要走到人类文明的最高点,一定要走国际化的路线,吸引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中国交流、交融和创新。
吸引世界人才来中国、来浙江、来杭州,这也是许田和西湖大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西湖大学是汇聚社会力量和受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支持,努力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探索创新之路。“这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许田说,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到百姓一起渴望和推动一流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西湖大学一直在为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做不懈的努力,目前有超过10位在世界各地开创了某个新领域、或者是某个领域的真正引领者加盟了西湖大学。此外还有超过90位的年轻教授加盟西湖大学开办自己的实验室做创新型研究,其中不少人是放弃麻省理工、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职位而来的,“他们选择了中国做创新研究,是想在中国开创历史”。
“如果要在科技和高等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一定要国际化。”国际交流也是许田在西湖大学分管的一个方向,走国际化路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西湖大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许田介绍,西湖大学还将探索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文化,配套的行政管理系统,以及强有力的服务来打造一个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