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创新打造“西安样本”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记者:高苗 每经编辑:赵桥
李群刚 受访者供图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承担了建设内陆改革新高地、加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支点的重要职责。
两年时间里,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作为其中一块重要的“试验田”,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首创性”探索,在政策破局、意识创新方面,亦多有建树。
新形势下,创新培育的“苗圃”也在结出务实之果……2018年底,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成果”评选中,西安分别有2条新闻、2项创新成果入选,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位居前列。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我们要紧扣国家战略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在提高行政效能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创新和区域联动,以高质量的投资贸易合作,推动西安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NBD:如何看待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关系?
李群刚:建设自贸区,就是要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尽快建立与国际相适用的贸易规则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的自贸区还是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
全国这么多自贸区,不同的自贸区有不同的定位。我们陕西自贸区在设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发挥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明确定位。我们向西发展的抓手就是“一带一路”。
NBD: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时有哪些工作亮点?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李群刚:关于工作亮点,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制度创新让营商环境更优,围绕特色推进差异化改革,还有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和确立适应更加开放环境的金融创新制度。
2018年,我们共完成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136项创新案例。其中,“创新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模式、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3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设立‘互联网+政务服务’驿站、政务服务容缺受理、24小时自助信包箱、征信服务与政务服务联动、内保外贷金融创新、信用金融服务创新”6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形成一批自贸“西安样本”,为促进全市、全省改革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NBD:在产业和贸易带动方面,下一步将如何促进经贸开放便利最大化?
李群刚:我们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鼓励外资企业参与高端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去。此外,通过优化口岸布局和拓展口岸功能,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区内企业国际合作交流等举措,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融合促进,进一步提升西安国际经贸合作水平。
从功能联动到产业互动
NBD:对于发展“西安样本”,未来还有哪些想法和规划?
李群刚:我们之所以说“西安样本”,就是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和创新成果。回过头来想想,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到底要做什么?我们建立“西安样本”,首先就是要发挥西安的优势和基础,然后再去创新创造。
就“一带一路”发展,我们要做的,不仅要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还要推动空港和陆港的联动、大数据集聚的信息互通等等,从功能上的联动起步,最终实现产业上的互动。
NBD:如今,自贸区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对于自主创新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李群刚:是的。去年我们处于发展的1.0版本,更多是在复制一些已推广的成功经验,主要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问题。现在发展进入新阶段,对自主创新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我们说创新在哪?首先是在需求中,围绕着企业需求,从制度上政策上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化的东西。然后围绕“一带一路”发挥差异化优势,比如我们在产业发展上的一些强项,发展军民融合、文化方面的创新等等。只要能够把现有的政策充分地利用起来,创新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今年,我们已经有一项创新案例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们要集成创新,协同推进,在发展的过程中统筹考虑,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分散碎片化。按照这样的统筹,创新实践的效果也会显而易见,同时,也有益于总结成为新的样本示范。
NBD:自贸区创新成果的惠及群体,目前还是以企业为主?
李群刚:可能我们仍旧存在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因为自贸试验区的红利没有完全得到释放。就像我们对当下环境的营造,它的整体效应可能延后才能看出来。
现在切实感触最多的应该是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因为负面清单管理的推行,程序简化了、政策优惠了、服务也提升了,大家到你这里投资就变得更加方便。
那么老百姓感觉到了什么?可能更多是关于日常生活方面的,比如说我家门口就有免税店。这个店里面东西品种很多,价格很便宜,最关键的是方便。还有就是一些家门口的国外演艺,现在在自贸区里就可以做起来了,也算是推进国际化的一种文化交流。比如音乐会,你可以听听理查德,也可以听听马克西姆,还有其他的像舞台剧等等形式的文化节目。当我们的老百姓有这样的文化需求时,借助自贸试验区的平台,也可以很好地享受其中。
就像我反复说的,现在做自贸区,不是单一做一个围网封闭式的区域。或许它有围网,但也是电子围网,就像一个电子地图一样,划定一个区域鼓励你去创新。如果做得比较成功,就可以把它总结成案例,然后再推行出去。国际化自贸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共享和开放包容,所以一定要保持创新思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