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国诚信建设联盟
中国诚信好品牌 消费者投诉平台 全国12315平台 人民城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中国  >  

为何自主品牌向上突破难逃“低级错误”

发布日期:2021-03-31 17:44:57 来源:315中国网
核心提示: 王伟长安汽车的上升势头足以令所有同行侧目。在1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后,2月份,长安汽车再次登顶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长安CS75系列2月热销32697辆,超过哈弗H6(31710辆),成功把连续90多个月霸占SUV细分市场排行榜榜首的哈弗H6拉下马。这是哈弗H6近几年来首次被对手反超。不 ..

王伟

长安汽车的上升势头足以令所有同行侧目。在1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后,2月份,长安汽车再次登顶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长安CS75系列2月热销32697辆,超过哈弗H6(31710辆),成功把连续90多个月霸占SUV细分市场排行榜榜首的哈弗H6拉下马。这是哈弗H6近几年来首次被对手反超。不过,这次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引起了排名和质量的争议。排名争议容易解决,可曝出的质量问题怕难以根治,长安汽车的品牌向上之路是否会夭折?该现象值得行业深思。

图片

图片

向上突破伴随着争议出现

长安汽车依靠CS75 PLUS的市场表现,顺势推出了PLUS系列车型。由CS75 PLUS、CS35 PLUS和CS55 PLUS共同组成的“PLUS系列”SUV阵营,在引领长安自主品牌销量回暖,逐步提高自主品牌单车利润、提升产品力及溢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顺应当下的消费升级潮流,快速更新换代是拉动销量的利器。

事实上,长安CS75一直是哈弗H6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去年7月份,长安CS75的销量相比哈弗H6仅相差300辆。但随后,哈弗H6依靠及时的换代升级化解了危机。两款车型从颜值、价格、定位各方面比较,差别不是很大,都是依靠品牌向上尝到了甜头。

能够获得反超的机会基本上是在营销环节做文章。不过,这次的营销环节还是被外界质疑了。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数据,长安CS75销售3.26万辆。但是在中汽协统计的终端零售销量中,长安CS75的上险量为2.09万辆。因此,有人质疑长安汽车提供的这份数据明显是造成热卖假象,把车辆全部压在了经销商手上。3月13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向公司高层发送了一份电子邮件,指出“近期网上关于谁是中国品牌及SUV销量第一的争议,品牌与营销部门需冷静看待,全体员工,尤其是营销版块,保持谦虚奋进、狼性拼搏”。

实际上,自主品牌在向上突破之路上一直伴随着诸多争议,要改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质量差、低端、价廉”的固有印象,确实需要扎实的“厚积薄发”过程,而浮躁的心态很难让品牌向上突破。

图片

低级错误频现是向上之路的绊脚石?

诸多车主调侃的“无生锈,不逸动”,说的就是长安逸动。从2012年上市的初代逸动到逸动 PLUS车型,车主们普遍存在车身生锈的困扰,从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三代车型都有车身生锈问题。不少CS75车主也遇到了车身生锈问题。

图片

大多数车辆在五年内是不会出现生锈现象的,而生锈与车身材料、油漆、密封、工艺管控等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记者的印象中,一般像合资量产大厂出品的车辆,车身生锈这样的低级错误还真的不太容易发生,并且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这个问题与企业的整体工艺、质量体系有关系,很难一下子就能解决的。

在国内市场存量竞争的影响下,吉利、长安、长城、五菱等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反映到市场上的销量成绩确实要比部分合资品牌更优秀。但是,自主品牌也应该时刻警醒,因为其当前的处境并不乐观,尤其是一些频现的低级错误,让人感觉实在有些不靠谱。

譬如,有一些自主品牌频频出现“断轴”“发动机异响”“车顶天窗漏水”等质量问题,相比一些较高端品牌出现的软件故障,这些相对低级的错误明显让人感觉其造车水平欠缺。事实上,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品牌也有这种现象,问题确实很难一下子解决掉。

长安汽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长安汽车如何让其产品进入到一个稳定阶段?有强大的平台和丰富的矩阵,是未来能够平稳下来的关键因素。只有形成稳定的质量和产品线,长安汽车的企业战略才能获得成功。

当前,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地位仍然有一定的意见。自主品牌车企想要追赶合资品牌,不单单是靠销量、“智能座舱”及“软件”功能,更重要的是整体技术、服务和产品,尤其要谨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否则只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 ]
(分享)告诉好友:
(更多资讯,请关注:  315中国网 / www.315zhongguo.cn)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加入我们|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手机版
315中国网   诚信中国发展委员会   诚信中国发展联盟   京ICP备17050690号-3